烏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 深入開展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
    發布時間:2022年06月14日 作者:烏海市人民代表大會站點管理員 來源:烏海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瀏覽次數:

      

      

      烏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

      深入開展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

      (2021年11月4日烏海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35次會議審議通過)

      

      

      2016年至2020年,我市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決議順利實施,取得明顯成效,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明顯提高。當前,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進入新發展階段,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適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我市“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扎實推進法治烏海建設,增強全社會法治觀念,使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有必要從2021年至2025年在全市深入開展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特作決議如下:

      一、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全民普法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賦予內蒙古的“兩個屏障”“兩個基地”和“一個橋頭堡”戰略定位,圍繞自治區黨委對“十四五”時期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布局,緊扣市委“堅持一個遵循,貫徹一條主線,推進兩大任務,實現‘三高’目標”的發展思路,推動普法工作守正創新、提質增效、全面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治需求,持續提升公民法治素養和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形成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二、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宣傳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為人民群眾提供專業、精準、高效的法治服務。深入宣傳憲法和憲法相關法,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全面落實憲法宣誓制度,加強憲法實施案例宣傳,闡釋好憲法精神和“中國之治”的制度基礎。廣泛宣傳民法典,切實推進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深入宣傳促進科技創新、優化營商環境、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等與推動高質量發展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以系統化法治思維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深入宣傳與國家安全、網絡安全、個人信息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增強防范和抵御安全風險能力,推動更高水平平安烏海建設。認真做好民族團結進步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工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堅實法治保障。學習宣傳黨內法規,注重黨內法規宣傳同國家法律宣傳的銜接協調。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積極推進法治文化陣地建設,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正義可期待、權利有保障、義務須履行,引導全社會樹立權利與義務、個人自由與社會責任相統一的觀念。

      三、持續提升公民法治素養。實行公民終身法治教育制度,把法治教育納入干部教育體系、國民教育體系、社會教育體系之中。落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加強校地合作,引入高校優質理論教學資源,把法治素養和依法履職情況納入考核干部的重要內容。重點抓好“關鍵少數”,建立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制度,積極發揮領導干部帶頭示范作用,不斷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做好新時期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推動法治教育進課堂,教育引導青少年從小養成尊法守法習慣。加強基層行政執法人員法治教育,提升其依法行政能力。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管理和從業人員法治教育,促進依法誠信經營管理。加強對媒體從業人員法治教育,促進其運用正確法治理念和觀點解讀社會問題。根據婦女、殘疾人、老年人、農區居民、工礦企業職工、外來務工人員、新業態從業人員等群體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其依法維護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四、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積極推動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向縱深發展。推進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等多領域依法治理,支持各類社會主體加強自我約束、自我管理。深化鄉村(社區)依法治理,培育農區學法用法示范戶,建設守法家庭。加強法治隊伍建設,強化司法保障,完善社會矛盾糾紛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深化依法治校,建立健全法治工作制度體系、師生權益保護體系和法律風險防控體系,有針對性地開展防范校園欺凌等方面的法治教育,加強學校及周邊環境依法治理。深化依法治企,加強法律與業務融合,構建系統完備、運行有效的合規管理體系,提高經營管理人員依法經營、依法管理的能力。加強網絡依法治理,強化網絡企業管理和從業人員法治教育,完善網絡管理制度規范,加強網絡安全教育,提高網民法治意識,引導廣大網民崇德守法、文明互動、理性表達。加強對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制訂和實施情況的審查監督,確保這些社會規范不違反法律規定,符合社會主義法治原則和精神。

      五、著力提高普法針對性和實效性。堅持普法工作與法治實踐深度融合,把普法融入立法、執法、司法與法律服務全過程,實現全員普法、全程普法。嚴格執行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以案釋法”制度,為提升普法工作的針對性提供有力保障。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在普法中的作用,推動普法志愿服務常態化、制度化,促進形成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普法活動的實踐格局。充分運用新技術新媒體開展精準普法,促進單向式傳播向互動式、服務式、場景式傳播轉變,增強受眾參與感、體驗感、獲得感,使普法更為群眾喜聞樂見。將烏蘭牧騎的特殊優勢與法治有效融合起來,利用烏蘭牧騎的形式和內容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進一步提升普法效果和社會影響力。注重分層分類,堅持集中宣傳教育與經常宣傳教育相結合,重在常態化、制度化,把普法融入法治實踐、基層治理和日常生活。

      六、加強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進一步完善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等普法責任制,建立“誰執法誰普法”聯席會議制度,全面落實普法責任清單制度,促進各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履行普法責任。健全普法工作評估指標體系和獎懲制度,做好中期評估和終期檢查,加強檢查結果的運用。市人民政府要加強對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組織實施和檢查指導,進一步健全完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領導責任和考核評價體系,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開展情況。各區人大常委會要充分運用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執法檢查以及代表視察、專題調研等形式,加強對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監督檢查,保證本決議得到有效貫徹落實。

      

      

      

      

      

      

      

      

      

      

    分享到:

    上一條:

    下一條: